財政出“大招”全力推進金融創新 近日,為加快推進自貿試驗區高質量建設,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我市出臺了《自貿試驗區金融自由化便利化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根據該方案,市財政用足用好政策優勢,以財政資金引入金融活水,不斷推動貿易金融便利化,助力自貿區金融創新轉型,帶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為招引機構入駐,支持跨國公司在自貿區設立財務公司、結算中心,市財政對落戶自貿區的外地機構給予最高1億元的落戶獎勵,并根據機構實際入庫的主稅種(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最高給予5年地方留成部分100%的獎勵。同時,強化政策性擔保支持,對綜保區企業實施政策性擔保“入區即保”,首次入駐綜保區給予最高擔保500萬,后續根據年度進出口額給予最高20%的擔保額度,市財政根據相應政策給予擔保公司風險補償。 “蓄滿財政‘資金池’,以便更好地放水養魚,引導金融機構升級,我們也配合金融辦制定了相關政策。”市財政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推動本地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在區內新設分支或專營機構,在信貸額度、授信審批、利率定價等方面向上爭取權限下放,對推動機構升格或權限下放的,市財政給予一次性最高200萬元的獎勵。另一方面,加大信貸投放支持,金融機構對符合自貿試驗區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開展專項信貸投放的,市財政按LPR給予新增貸款最高50%的貼息獎勵。 此外,為積厚創新“耕作土”,激勵金融創新,推動金融機構針對離岸貿易、保稅貿易、物流分撥、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開展金融產品創新、工具創新和服務創新,《方案》規定,可向全國、全省復制推廣的,每個項目最高可獲得100萬元的財政資金獎勵。在鼓勵保險創新上,針對自貿試驗區探索“保險+跨境電商平臺”“保險+海外投資”“保險+知識產權”“保險+國內供應鏈”等保險新模式,拓展保單融資業務,創新性保險產品最高可獲得市財政80%的保費補助。 |
義烏網
( 浙ICP備09052052號 ) |網站地圖
GMT+8, 2020-12-23 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