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堂鎮龍溪村,通過村民眾籌開發了“中國鄉村版迪士尼樂園”項目,自2018年開業以來,創造綜合性收益8000多萬元。 義亭鎮西樓村被稱為“義烏紅糖第一村”,2017年以來,我市積極開展紅糖加工行業規范改造和產品質量提升行動,“義烏紅糖”加工行業面貌煥然一新,農字號特色品牌逐漸打響。 …… “十三五”期間,義烏市委、市政府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高標準編制《義烏市美麗鄉村建設總體規劃》,以眾創引領三產融合、城鄉融合,不斷提升農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改革驅動 讓農業更強 每到水稻收獲的季節,種糧大戶樓國三臉上就布滿笑意,他說:“這幾年,從‘標準地’改革到農機購置補貼,黨和政府對農業的扶持力度越來越大,如今解決了土地流轉的問題,農活又有機器來干,農民是越來越輕松,還能年年豐收。” 在推行農業“標準地”改革前,樓國三主要是向村民流轉土地,不僅承包年限短,流轉的土地也較分散,機械化操作成本高。“有時在一個村承包20畝土地,需要跟20戶甚至30戶村民簽承租合同,費時又費力。” 為有效破解農業產業管理粗放、畝產效益低等問題,去年3月份,義烏率先在全國啟動農業“標準地”改革試點工作,分類管控和發展利用耕地,并制定了農業“標準地”“一三五七”規則體系。 同年4月4日,樓國三簽下佛堂鎮龍溪村農業“標準地”項目,共計934畝,以種植水稻作物為主,總投資501.4萬元。至此,樓國三從“多點開花”的土地流轉模式轉變為集中連片流轉,從與多戶村民簽承租合同轉變為只需與鎮(街道)一家簽訂流轉合同和投資建設協議書,土地承包期限延長至10年。樓國三說,今年他在義亭鎮上宅村和佛堂鎮龍溪村共計擴大了1000多畝種植面積,在婺城區也種植了5100多畝的早稻。 今年以來,我市按照“穩定糧食面積、優化經濟作物結構、擴大水稻旱糧種植”的發展思路,以集成“美麗田園”創建為載體,大力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非糧化”整治,持續深化農業“標準地”改革。據統計,全市共建成農業“標準地”9.1萬畝,創建集成“美麗田園”12個。 星級創建 讓農村更美 白墻黛瓦的民居、花木馥郁的公園、以陶為名的微景觀隨處可見,冬日里的義亭鎮缸窯村,在暖陽的照射下處處彰顯著美麗宜居鄉村的圖景。 “十三五”以來,我市扎實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治理,全域推進以“七個一”為標準的星級和美鄉村建設,做好精致、精細、精妙文章,實現了一星村全覆蓋,創建一星級樣板村73個、三星村49個、五星試點村5個,獲評省美麗宜居示范村15個、省特色精品村15個、省示范鄉鎮4個,成功創建省級新時代美麗鄉村示范縣。星級和美鄉村創建帶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優化提升,連續4年摘取“五水共治”“大禹鼎”,2019年首奪銀鼎;成功創建第一批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全省第三批“無違建縣”,獲評“兩美浙江特色體驗地”。 在開展星級和美鄉村創建的同時,義烏創新建立了國企結對共建機制,以8家國企為投資主體和建設主體,實施10條美麗鄉村精品線的基礎設施建設,并與沿線鎮村合作發展鄉村產業,實現國企資源與美麗鄉村有機融合、合作雙贏。2017年以來,國企向美麗鄉村注資超7億元,實施具體工程項目建設221個,撬動社會資本50億元以上,并結合農村四好公路建設,利用三色線將10條精品線進行串聯,形成總長280公里的市域美麗鄉村大環線,打造鄉村振興的風景線、產業線、致富線,引進培育了超億元產業項目30余個,涉及資金超200億元。“國企+鄉村精品線”建設模式成功入選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經驗。 一系列行動之下,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環境持續優化。如今,漫步在義烏鄉村道路上,道路寬敞、環境整潔、鄉風濃郁,一幅怡然自得的優美畫卷鋪展開來。 眾創共享 讓農民更富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十三五”期間,義烏多措并舉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實施“市級統籌、國企結對、鎮街聯建、村級自建”等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探索形成村集體經濟發展“造血十法”。 如今,人們只要沿著三色線,就可以暢游義烏十條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精品線:至美大陳線以水為媒,串村成珠;德勝古韻線登高望遠,人文薈萃;赤岸西海線花海相伴,山水浪漫…… 在后宅街道李祖村,群山環抱,村落古樸雅致,內里卻大有乾坤:生機農場、李氏梨膏糖、銜泥小筑等37家創客入駐經營,致力于打造“國際文化創客村”,不少創客成果早已依托義烏小商品市場和便捷的物流走向全球。 李祖村并不是個例,在推進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義烏緊扣“眾創”主題,積極挖掘農業的功能和鄉村的價值,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業”“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個性特色,并按照全國一流、省內領先的要求,充分發揮以農民為核心的聯合、眾籌、創投等作用,打造獨具魅力的鄉村旅游目的地和全方位發展的農村示范點,推動鄉村從“賣產品”向“賣風景”“賣文化”“賣體驗”轉變。今年全市村集體年經營性收入已全部達到20萬元以上。 五年過往,歷史長河終將留下奮斗者的足跡。烏傷大地上,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三農”發展正迎來美好的明天。 |
義烏網
( 浙ICP備09052052號 ) |網站地圖
GMT+8, 2020-12-24 01:04